top of page

聽CD在學習中的好處與壞處

音樂的數碼化,以及網絡的迅速發展,有時候的確為學生帶來一些方便,至少現在在Youtube上,很多不同版本的古典音樂只要一click就可以找到。回想起我還在唸中學時,花了一整個暑假賺的暑期工錢才夠錢買到一部hi-fi,然後把心愛的拉赫曼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的CD放進唱盤,便全情投入在音樂世界之中,與今日的情況可說是兩個世界。現今的學生,可能在網絡上聽了很多不同版本,卻連彈鋼琴的人是誰也沒留意到呢。

音樂數碼化也帶來另一個問題。遇到一些學生,學一首歌往往是先買下CD,或者先在網上聽過很多版本,再憑聲音的印像去選曲、讀譜、背譜。當然,這樣的學習方法,難以避免會因為急功近利,希望快點達到錄音般的效果而忽略了練習中的探索、由淺入深、將音樂層層解構、逐步欣賞的過程,練果練成的作品往往都缺乏了些什麼,用現代點的說法,或許就是少了點heart。

記得以往亦有與我在大學的老師討論過這個問題,她給我的意見是,盡可能不要在完成讀譜之前聽太多錄音。我現在給我學生的戒條是,在聽完一首歌,對樂曲的聲音有大概印像之後,就不要再聽,直至可以憑自己的努力把樂曲彈下來,並花了些時間去理解曲中的意思後,才再拿起唱片去聽,到時所聽到的聲音,在配合自己的理解後,很可能跟第一次聽到時不再一樣,也會帶來另一番體會。

學院總監

屈振邦

bottom of page